当前位置:查字典诗词网 > 古代诗人 > 姜尚简介 > 姜尚的诗全集

姜尚简介

姜尚,商末周初人(生卒不可确考),字子牙,吕氏,一名望,尊称太公望,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世称“姜太公”,汉族(华夏族)。虞夏之际,炎帝后裔伯夷掌四岳,曾帮助大禹治水立过功,被封在吕,子孙从其姓,吕......详细请查看:姜尚简介

诗人姜尚的诗全集

  • 《六韬》简介

    ·姜尚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素书》,旧题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现在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此书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兵家类中不见著录,但在“道家”列“《太公》二百三十七篇”,其中《谋》八十一篇,《言...

  • 豹韬·敌强第四十五

    ·姜尚

    本篇论述对抗强改和夜间袭击的战法。128、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人冲军相当,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敌人夜来,或攻吾左,或攻吾右,三军震动。吾欲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为之奈何?太公曰:为此者,谓之“震寇”。利以出战,不可以守,选吾材士强弩,车骑为之左右,疾击其前,急攻其后,或击其表,或击其里...

  • 豹韬·敌武第四十六

    ·姜尚

    本篇论述与优势敌人遭遇,后退设伏的作战方法。130、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卒遇敌人,甚众且武,武车骁骑,绕我左右,吾三军皆震,走不可止,为之奈何?太公曰:如此者,谓之“败兵”。善者以胜,不善者以亡。武王曰:为之奈何?太公曰:伏我材士强弩,武车骁骑,为之左右,常去前后三里,敌人逐我,发我车骑...

  • 豹韬·分险第五十

    ·姜尚

    本篇论述在险隘地带的作战方法。137、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人相遇于险阝厄之中,吾左山而右水,敌右山而左水,与我分险相拒,各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太公曰:处山之左,急备山之右;处山之右,急备山之左。险有大水无舟揖者,以天潢济吾三军。已济者亟广吾道,以便战所。以武冲为前后,列其...

  • 豹韬·林战第四十三

    ·姜尚

    本卷八篇。分别论述森林地、山地、江河和险阻地形的战法,以及抗击敌人突然袭击、抗击夜间袭击、以少击众、以弱击强的作战方法等。本篇论述在森林地作战的战法。125、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大林,与敌人分林相拒,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太公曰:使吾三军分为冲陈,便兵所处,弓弩为表,戟楯为...

  • 豹韬·少众第四十九

    ·姜尚

    本篇论述以少击众、以弱击强的作战方法。136、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以少击众,以弱击强,为之奈何?太公曰:以少击众者,必以日之暮,伏于深草,要之隘路;以弱击强者,必得大国之与,邻国之助。武王曰:我无深革,又无隘路,敌人已至,不适日暮;我无大国之与,又无邻国之助,为之奈何?太公曰:妄张诈诱,以荧惑其将,迂...

  • 豹韬·突战第四十四

    ·姜尚

    本篇论述反击敌军突然袭击和诱敌攻城而突然袭击敌人的战法。126、武王问太公曰:敌人深入长驱,侵掠我地,驱我牛马,其三军大至,薄我城下,吾士卒大恐,人民系累为敌所虏,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太公曰:如此者,谓之突兵,其牛马必不得食,士卒绝粮,暴击而前,令我远邑别军,选其锐士,疾击其后,审其期...

  • 豹韬·乌云山兵第四

    ·姜尚

    本篇论述山地防御的战法。132、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高山磐石,其上亭亭,无有草木,四面受敌,吾三军恐惧,士卒迷惑,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太公曰:凡三军处山之高,则为敌所棲,处山之下,则为敌所囚。既以被山而处,必为乌云之阵。鸟云之陈,阴阳皆备,或屯其阴,或屯其阳。处山之阳,备山...

  • 豹韬·乌云泽兵第四

    ·姜尚

    本篇三节。论述江河防御的战法。133、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人临水相拒,敌富而众,我贫而寡,踰水击之则不能前,欲久其日则粮食少。吾居斥卤之地,四旁无邑,又无草木,三军无所掠取,牛马无所刍牧,为之奈何?太公曰:三军无备,牛马无食,士卒无粮,如此者,索便诈敌而亟去之,设伏兵于后。【译文】武王...

  • 虎韬·必出第三十四

    ·姜尚

    本篇论述夜间突围作战和渡过江河溪谷的方法。109、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敌人四而围我,断我归道,绝我粮食。敌人既众,粮食甚多,阻又固,我欲必出,为之奈何?太公曰:必出之道,器械为宝,勇斗为首。审知敌人空虚之地,无人之处,可以必出。将士人持玄旗,操器械,设衔枚,夜出。勇力、飞足、冒将之士居前...

  • 虎韬·动静第三十七

    ·姜尚

    本篇主要论述两军对阵中,如何运用迂回和伏击等战法击败敌人。114、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之军相当,两军相望,众寡强弱相等,未敢先举。吾欲令敌人将帅恐惧,士卒心伤,行陈不固,后陈欲走,前陈数顾,鼓譟而乘之敌人遂走,为之奈何?太公曰:如此者,发我兵去寇十里而伏其两旁,车骑百里而越共前后,多...

  • 虎韬·火战第四十一

    ·姜尚

    本篇论述在深草及灌木林地带防御敌人火攻的方法。122、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深草蓊秽,周吾军前后左右,三军行数百里,人马疲倦休止,敌人因天燥疾风之利,燔吾上风,车骑锐土坚伏吾后,吾三军恐饰,散乱而走,为之奈何?太公曰:若此者,则以云梯、飞楼远望左右,谨察前后,见火起,即燔吾前而广廷之。又...

  • 虎韬·疾战第三十三

    ·姜尚

    本篇论述突围作战与出围后的作战方法。107、武王问太公曰:敌人围我,断我前后,绝我粮道,为之奈何?太公曰:此天下之困兵也。暴用之则胜,徐用之则败。如此者,为“四武冲阵”,以武车骁骑惊乱其军而疾击之,可以横行。【译文】武王问太公说:如果敌人包围了我军,遮断交通,断绝粮道,应该怎么办?太公说:这是处境最...

  • 虎韬·金鼓第三十八

    ·姜尚

    本篇论述警戒、防御反击以及追击时防止被伏击的方法。116、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相当,当而天大寒甚暑,日夜霖雨,旬日不止,沟垒悉坏,隘塞不守,斥候懈怠,士卒不成,敌人夜来,三军无备,上下惑乱,为之奈何?太公曰:凡三军,以戒为固,以怠为败。令我垒上,谁何不绝,人执旌旗,外内相望,以号相命...

  • 虎韬·绝道第三十九

    ·姜尚

    本篇主要论述与敌对峙和行军途中防止敌人迂回、包围的方法。118、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相守,人绝我粮道,又越我前后。吾欲战则不可胜,欲守则不可久,为之奈何?太公曰:凡深入敌人之地,必察地之形势,务求便利,依山林、险阻、水泉、林木而为之固,谨守关粱,又知城邑、丘墓地形之利。如是,则我军坚固...

  • 虎韬·军略第三十五

    ·姜尚

    本篇论述在江河湖沼地带作战时必须准备的各种装备和器材。111、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深溪、大,谷、险阻之水,吾三军未得毕济,而天暴雨流水大至,后不得属于前,无有舟梁之备,又无水草之资,吾欲毕济,使三军不稽留,为之奈何?太公曰:凡帅师将众,虑不先设,器械不备,教不素信,土卒不习,若此,不可...

  • 虎韬·军用第三十一

    ·姜尚

    本卷共十二篇。分别论述了兵器、器材,以及突围、渡河、对垒、迂回、伏击、围攻城邑和反伏击、反火攻等各种战术问题。军用第三十一本篇论述军队战时应装备的各种兵器和器材及其性能。82、武王问太公曰:王者举兵,三军器用,攻守之具,科品众寡,岂有法乎?太公曰:大哉,王之问也!夫攻守之具,各有科品,此兵之大威也。...

  • 虎韬·垒虚第四十二

    ·姜尚

    本篇论述查知敌人营垒虚实和敌人行动的方法。124、武王问太公曰:何以知敌垒之虚实自来自去?太公曰:将必上知天道,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登高下望,以观敌之变动。望其垒,即知其虚实;望其士卒,则知其去来。武王曰:何以知之?太公曰:听其鼓无音,锋无声,望其垒上多飞鸟而不惊,上无氛气,必知敌诈而为偶人也。敌人...

  • 虎韬·临境第三十六

    ·姜尚

    本篇论述两军对阵中疲惫、袭扰和击败敌人的作战方法。112、武王问太公日:吾与敌人临境相拒,彼可以来,我可以往,阵皆坚固,莫敢先举,我欲往而袭之,彼亦可来,为之奈何?太公曰:分兵三处,令我前军,深沟增垒而无出,列旌旗,击鼙鼓,完为守备。令我后军,多积粮食,无使敌人知我意。发我锐士潜袭其中,击其不意,攻...

  • 虎韬·略地第四十

    ·姜尚

    本篇论述围攻城邑、阻止救援、防止突围的方法,以及攻克城邑后的政策。120、武王问太公曰:战胜深入,略其地,有大城不可下,其别军守险与我相拒,我欲攻城围邑,恐其别军卒至而击我,中外相合击我表里,三军大乱,上下恐骇,为之奈何?太公曰:凡攻城围邑,车骑必远,屯卫警戒,阻其夕内。中人绝粮,外不得输,城人恐怖...

  • 虎韬·三阵第三十二

    ·姜尚

    本篇论述布阵应根据天象、地形及敌我情况。106、武王问大公曰:凡用兵力天陈、地阵、人阵,奈何?太公曰:日、月、星辰、斗杓,一左一右,一向一背,此为天阵。丘陵水泉,亦有前后左右之利,此为地阵。用车用马,用文用武,此为人阵。武王曰:善哉!【译文】武王问太公说:用兵时有所谓天阵、地阵、人阵,是什么意思?太...

  • 龙韬·兵征第二十九

    ·姜尚

    本篇论述胜败的先兆。其中用敌军士气盛衰、敌阵治乱、军纪严弛来预见胜负,这是科学的。但用“望气”来判断城邑能否攻取,却是迷信的。78、武王问太公曰:吾欲未战先知敌人之强弱,豫见胜负之征,为之奈何?太公曰:胜负之征,精神先见,明将察之,其败在人。谨候敌人出入进退,察其动静,言语妖祥,士卒所告。凡三军说怿...

  • 龙韬·将威第二十二

    ·姜尚

    本篇论述将帅树立威信,在于信赏必罚,令行禁止。65、武王问太公曰:将何以为威?何以为明,何以为禁止而令行?太公曰: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故杀一入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说者赏之。杀贵大,赏贵小。杀其当路贵重之臣,是刑上极也;赏及牛竖、马洗厩养之徒,是赏下通也。刑上极、赏下...

  • 龙韬·军势第二十六

    ·姜尚

    本篇论述进攻作战的原则。69、武王问太公曰:攻战之道奈何?太公曰:势因于敌家之动,变生于两阵之间,奇正发于无穷之源。故至事不语,用兵不言,且事之者,其言不足听也,兵之用者,其状不足见也,倏而往,忽而来,能独专而不制者兵也。夫兵闻则议,见则图,知则困,辨则危。故善战者,不待张军;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善...

  • 龙韬·立将第二十一

    ·姜尚

    本篇二节。论述君主任命将早的仪式和兵权专一的重要性。63、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

  • 龙韬·励军第二十三

    ·姜尚

    本篇主要论述鼓励军队士气的方法是将帅以身作则,与士卒同甘共苦。66、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闻金声而怒,闻鼓声而喜,为之奈何?太公曰:将有三胜。武王曰:请问其目?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

  • 龙韬·论将第十九

    ·姜尚

    本篇论将帅品德和缺点错误,发扬五材,避免十过。57、武王问太公曰:论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将有五材十过。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译文】武王问太公说:评论将帅的原则是什么?太公说:将冲有五项才德和十种缺点。武王...

  • 龙韬·农器第三十

    ·姜尚

    本篇论述战时的兵器装备与平时生产生活工具的一致性,进而论述运用生产工具为战斗工具,生产技术为战斗技术,生产组织为战斗组织,生产工程为战斗工程,从而达到兵农合一、寓兵于农、富国强兵的目的。81、武王问太公曰:天下安定,国家无事,战攻之具,可无修乎?守御之备,可无设乎?太公曰:战攻守御之具尽在于人事,未...

  • 龙韬·奇兵第二十七

    ·姜尚

    本篇论述战术上造成神奇莫测的有利形势的二十六种方法。73、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之道,大要何如?太公曰:古之善战者非能战于天上,非能战于地下,成与败,皆由神势,得之者昌,失之者亡。夫两阵之间,出甲陈兵,纵卒乱行者,所以为变也;深草蓊翳者,所以逃遁也;溪谷险阻者,所以止车御骑也;隘塞山林者,所以少击众也...

  • 龙韬·王翼第十八

    ·姜尚

    龙韬主要论述军队的统御和指挥问题。包括统帅部的编成,选将、立将的方法,将威的树立,秘密通信的手段,如何造成有利的态势,怎样预见胜负以及兵农合一等问题。王翼第十八本篇论述军队统帅部的组织和职能。56、武王问太公曰:王者帅师,必有股肱羽翼,以成威神,为之奈何?太公曰:凡举兵帅师,以将为命,命在通达,不过...

  • 龙韬·五音第二十八

    ·姜尚

    本篇用五音和五行相配来作判断敌情和用兵的根据,是兵阴阳家的说法,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75、武王问大公曰:律音之声,可以知三军之消息,胜负之决乎?太公曰:深哉!王之问也。夫律管十二,其要有五音——宫、商、角、徵、羽,此其正声也,万代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可以知敌,金木水火土,各以其胜攻之。【译文】...

  • 龙韬·选将第二十

    ·姜尚

    本篇主要论述选择和考验将领的方法。61、武王问太公曰:王者举兵欲简练英雄、知士之高下,为之奈何?太公曰:夫士外貌不与中情相应者十五:有贤而不肖者,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敬而心慢者,有外廉谨而内无至诚者,有精精而无情者,有湛湛而无诚者,有好谋而不决者,有如果敢而不能者,有悾悾而不信者,有恍恍惚惚而反忠...

  • 龙韬·阴符第二十四

    ·姜尚

    阴符,古代秘密通信方法的一种。67、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三军卒有缓急,或利或害。吾将以近通远,从中应外,以给三军之用,为之奈何?太公曰:主与将有阴符凡八等:有大胜克敌之符,长一尺;破军擒将之符,长九寸;降城得邑之符,长八寸;谷阝敌报远之符,长七寸;警众坚守之符,长六寸;请粮益兵之符,长五...

  • 龙韬·阴书第二十五

    ·姜尚

    阴书是另一种古代秘密通信方法。68、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主将欲合兵行无穷之变,图不测之利,其事烦多,符不能明,相去辽远,言语不通,为之奈何?太公曰:诸有阴事大虑当用书不用符。主以书遗将,将以书问主,书皆一合而再离,三发而一知。再离者分书为三部;三发而一知者,言三人,人操一分,相参而不相知...

  • 犬韬·分合第五十一

    ·姜尚

    本卷十篇。分别论述军队集中、约期合战、挑选士卒、训练军队以及车、骑、步各兵种性能、战力、阵法、战法等等。本篇论述集中各路军队在预定时间、地点与敌会战的方法和纪律。138、武王问太公曰:王者帅师,三军分为数处,将欲期会合战,约誓赏罚,为之奈何?太公曰:凡用兵之法,三军之众,必有分合之变。其大将先定战地...

  • 犬韬·教战第五十四

    ·姜尚

    本篇论述循序渐进地训练车队的方法。141、武王问太公曰:合三军之众,欲令士卒练士教战之道奈何?太公曰:凡领三军,必有金鼓之节,所以整齐士众者也。将必先明告吏士,申之以三令,以教操兵起居,旌旗指麾之变法。故教吏士,使一人学战,教成,合之十人;十人学战,教成,合之百人;百人学战,敦成,合之千人;千人学战...

  • 犬韬·均兵第五十五

    ·姜尚

    本篇论述车兵、骑兵、步兵的性能与作战能力对比,以及车骑的编制和阵法。142、武王问太公曰:以车与步卒战,一车当几步卒?几步卒当一车?以骑与步卒战,一骑当几步卒?几步卒当骑?以车与骑战,一车当几骑?几骑当一车?太公曰;车者,军之羽翼也,所以陷坚阵,要强敌,遮走北也。骑者军之伺候也所以循败军,绝粮道,击...

  • 犬韬·练士第五十三

    ·姜尚

    本篇论述根据士卒特点,挑选和编组士卒的方法。l40、武王问太公曰:练士之道奈何?太公曰:军中有大勇、敢死、乐伤者,聚为一卒,名曰“冒刃之士”;有锐气壮勇强暴者,聚为一卒,名曰“陷陈之士”;有奇亲长剑、接武齐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锐之士”;有拔距伸钩、强梁多力、溃破金鼓、绝灭旌旗者,聚为一卒,名曰“...

  • 犬韬·武车士第五十

    ·姜尚

    本篇论述怎样选拔乘车战斗的武士。143、武王问太公曰:选车士奈何?太公曰:选车士之法,取年四十已下,长七尺五寸已上;定能逐奔马,及驰而乘之,前后、左右、上下周旋,能束缚旌旗,力能彀八石弩,射前后左右,皆便习者,名曰武车之士,不可不厚也。【译文】武王问太公说:怎样选拔车上武士?太公说:选拔车上武士的标...

  • 犬韬·武锋第五十二

    ·姜尚

    本篇论述战场上最利于打击敌人的十四种战机。139、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之要,必有武车晓骑,驰阵选锋,见可则击之。如何则可击?太公曰:夫欲击者,当审察敌人十四变,变见则击之,敌人必败。武王曰:十四变可得闻乎?太公曰:敌人新集可击;人马未食可击;天时不顺可击;地形未得可击;奔走可击;不戒可击;疲劳可击;...

  • 犬韬·武骑士第五十

    ·姜尚

    本篇论述怎样选拔武骑士。144、武王问太公曰,选骑士奈何?太公曰:选骑士之法,取年四十已下,长七尺五寸已上,壮健捷疾,超绝等伦。能驰骑彀射,前后、左右、周旋进退,越沟堑,登丘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敌,乱大众者名曰武骑之士,不可不厚也。【译文】武王问太公道:怎样选拔骑士?太公说:选拔骑士的标准,取其...

  • 犬韬·战步第六十

    ·姜尚

    本篇论述步兵对战车、骑兵作战的方法。147、武王问太公曰:步兵与车骑战奈何?太公曰:步兵与车骑战者,必依丘陵险阻,长兵强弩居前,短兵弱弩居后,更发更止。敌之车骑,虽众而至,坚阵疾战,材士强弩,以备我后。武王曰:吾无丘陵,又无险阻,敌人之至,既众且武,车骑翼我两旁,猎我前后,吾三军恐怖,乱败而走,为之...

  • 犬韬·战车第五十八

    ·姜尚

    本篇论述车兵部队作战的十种不利地形和八种有利情况。145、武王问太公曰:战车奈何?太公曰: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也。凡车之死地有十,其胜地有八。武王曰:十死之地奈何?太公曰:往而无以还者,车之死地也。越绝险阻,乘敌远行者,车之竭地也。前易后险者,车之困地也。陷之险阻而...

  • 犬韬·战骑第五十九

    ·姜尚

    本篇论述骑兵作战的“十胜”和“九败”。l46、武王问太公曰:战骑奈何?太公曰:骑有“十胜”“九败”。武王曰:十胜奈何?太公曰:敌人始至,行阵未定,前后不属,陷其前骑,击其左右,敌人必走;敌人行阵,整齐坚固,士卒欲斗,吾骑翼而勿去,或驰而往,或驰而来,其疾如风,其暴如雷,白昼如昏,数更旌旗,变易衣服,...

  • 文韬·兵道第十二

    ·姜尚

    本篇主要论述用兵的规律:一是统一意志,二是诡诈隐密,三是乘敌之隙。2l、武王问大公曰:兵道如何?太公曰:凡兵之道莫过乎一,一者能独往独来黄帝曰:“一者阶于道,几于神。”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成之在于君。故圣王号兵为凶器,不得巳而用之。今商王知存而不知亡,知乐而不知殃。夫存者非存,在于虑亡;乐者非乐...

  • 文韬·大礼第四

    ·姜尚

    本篇共四节,分别论述了君臣之礼、君主应有的气质、如何听取意见以及如何洞察一切等四个问题。8、文王问太公曰:君臣之礼如何?太公曰:为上惟临,为下惟沉、临而无远,沉而无隐。为上惟周,为下惟定。周则天也,定则地也。或天或地,大礼乃成。【译文】文王问太公说:君主与臣民之间的礼法怎样昵?太公说:作为君王最重要...

  • 文韬·国务第三

    ·姜尚

    国务:就是治理国家的大事。本篇的主旨是说国务的中心内容是爱民。其目的是争取人心归向和培养国力。7、文王问太公曰:愿闻为国之大务,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太公曰:爱民而已!文王曰:爱民奈何?太公曰:利而无害,成而无败,生而无杀,与而无夺,乐而无苦,喜而无怒。文王曰:敢请释其故!太公曰:民不失务则利之;...

  • 文韬·举贤第十

    ·姜尚

    本篇论述用人唯贤,举贤唯用。主张排除选贤干扰。提出了“实当其名,名当其实”的举贤之道。19、文王问太公曰:君务举贤而不获其功,世乱愈甚,以致危亡者何也?太公曰:举贤而不能用,是有举贤之名,而无用资之实也。文王曰:其失安在?太公曰:其失在君好用世俗之所誉,而不得真贤也。文王曰:何如?太公曰:君以世俗之...

  • 文韬·六守第六

    ·姜尚

    本篇论述君主选拔任用人才的六项标准(六守)和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三宝)——大农、大工、大商。13、文王问太公,曰:君国主民者,其所以失之者何也?太公曰:不慎所与也。人君有六守三宝。文王曰:六守者何也?太公曰: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谓六守。文王曰:慎择六守者何?太公曰:富之...

  • 文韬·明传第五

    ·姜尚

    本篇论述为君之道。阐明先圣的至理名言其所以能推行,所以被废弃的原因,以及义、欲、敬、怠与国家盛衰兴亡的关系。12、文王寝疾召太公望,太子发在侧。田:呜呼!天将弃予,周之社稷将以属汝。今予欲师至道之言,以明降之子孙。太公曰:王何所问?文王曰:先圣之道,其所止,其所起,可得闻乎?太公曰:见善而怠,时至而...

  • 文韬·赏罚第十一

    ·姜尚

    木篇论述奖惩贵在“赏信罚必”。20、文王问太公曰:赏所以存劝,罚所以示惩。吾欲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为之奈何?太公曰: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赏信罚必于耳目之所闻见,则所不闻见者,莫不阴化矣。夫诚,畅于天地,通于神明,而况于人乎!【译文】文王问太公说:奖赏是为了鼓励好人好事,惩罚是为了惩戒坏人坏...

  • 文韬·上贤第九

    ·姜尚

    上贤,就是尊重才德兼备的人。本篇主要论述王者应该“上贤,下不肖,取诚信,去诈伪,禁暴乱,止奢侈。”特别要防止“六贼”、“七害”。l8、文王问太公曰:王人者何上何下,何取何去,何禁何止?太公曰:王人者,上贤,下不肖,取诚信,去诈伪,禁暴乱,止奢侈。故王人者有“六贼”、“七害”。文王曰:愿闻其道!太公曰...

  • 文韬·守国第八

    ·姜尚

    本篇名为守国,实为发动战争以安天下的意思。因此提出了“发之以其阴,会之以其阳,为之先唱,天下和之。极反其常,莫进而争,莫退而让”的策略。15、文王问太公曰:守国奈何?太公曰:斋,将语君天地之经,四时所生,仁圣之道,民机之情。王即斋七日,北面再拜而问之。太公曰:天生四时,地生万物。天下有民,仁圣牧之。...

  • 文韬·守土第七

    ·姜尚

    本篇论述守卫国土的策略。对内是“无疏其亲,无怠其众“;对外是“安抚近邻,控制远方”。具体要做到事权专一,不失时机,防微杜渐,民殷国富。以仁义团结宗亲,收揽民心。坚持“顺者任之以德,逆者绝之以力“的原则,以达到“天下和服”。14、文王问太公曰:守土奈何?太公曰:无疏其亲,无怠其众,抚其左右,御其四旁。...

  • 文韬·文师第一

    ·姜尚

    据《汇解》:“韬者,弢藏之义,此内虽有兵端,而本于道德,故日《文招》,谓文事先于武备也。”就是说,战争本于道义,政治先于军事。《文韬》主要讲的是,天下是可以取得的。要取天下,必须收揽人心。收揽人心,在于爱民。进而阐明了为君之道,君臣关系,对内对外关系、人事、经济决策等。文师第一本篇叙述文王访姜尚并立...

  • 文韬·盈虚第二

    ·姜尚

    盈虚就是盛衰的意思。本篇的主旨是论述天下的盈、虚、治、乱,全在于君主的贤与不贤,而不是天命注定的。做君主的要俭朴,要爱民,要公平正直,顺乎自然,无为而治。6、文王问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贤不肖不等乎,其天时变化自然乎?太公曰: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

  • 武韬·发启第十三

    ·姜尚

    本卷论述修德安民等问题占很大比重,但都是从战略决策角度讲的,所以叫《武韬》。它主要阐述了用兵不可轻举妄动,要察明敌情,看准时机,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此,要与“天下共其生”,要顺乎人心,要进行“文伐”,要能攻强,离亲,散众。发启第十三本篇论述吊民伐罪、以国取天下的策略。主要是修德惠民以观形势;收揽民...

  • 武韬·三疑第十七

    ·姜尚

    本篇主要论述攻击强敌、离间敌人、瓦解敌军等策略。50、武王问太公曰,予欲立功,有三疑:恐力不能攻强、离亲、散众,为之奈何?太公曰:因之,慎谋,用财。夫攻强必养之使强,益之使张,太强必折,太张必缺。攻强以强;离亲以亲;散众以众。【译文】武王问太公说:我想建功立业,但有三点疑虑:恐怕力量不足以进攻强敌;...

  • 武韬·顺启第十六

    ·姜尚

    本篇论述夺取和治理天下的根本原则是要与人民的利益一致。即所谓“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49、文王问太公,曰:何如而可以为天下?太公曰: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信盖天下,然后能约的天下;仁盖天下,然后能怀天下;恩盖天下,然后能保天卜;权盖天下,然后能不失天下;事而不疑,则天运不能移,时变不...

  • 武韬·文伐第十五

    ·姜尚

    文伐,据《汇解》:“文伐者,以文事伐人也。”意思是用非军事手段打击敌人。本篇提出了十二种。“文伐”之法。都是采用权谋诡诈的手段,利用敌人内部矛盾,促使其激化,借以分化、瓦解、削弱敌人,为军事进攻创造有利条件。36、文王问太公曰:文伐之法奈何?太公曰:凡文伐有十二节:一曰:因其所喜,以顺其志,彼将生骄...

  • 武韬·文启第十四

    ·姜尚

    文启就是以文德启发教育人民。本篇主要论述“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32、文王问太公曰:圣人何守?太公曰:何忧何啬,万物皆得;何啬何忧,万物皆遒,政之所施,莫知其化,时之所在,莫知其移。圣人守而万物化,何穷之有,终而复始。【译文】文王问太公说:圣人治理天下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太公说:圣人无需去忧虑什么,...

古诗词大家

诗仙 诗圣 诗王 诗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帝王也风骚
李世民武则天刘邦刘彻 乾隆
诗骨 诗杰 诗狂 诗家天子
陈子昂 王勃 贺知章 王昌龄
诗佛 诗囚 诗奴 诗豪
王维 孟郊 贾岛 刘禹锡
词妖
李清照李义辛弃疾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
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
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解缙杨慎